現在學校老師也會選擇Youtube上的影片,在課堂上播放輔助教學; 未來孩子的工作也需要3C做為工具輔助使用,甚至3C產品就是他們的工作內容。
我們需不時地提醒自己,現在的世界已經和以前完全不一樣,甚至每十年就有新的產業/服務,思維也要與時俱進才行。與其制止孩子使用網路3C,不如讓孩子練習如何運用,過程中學習自制! 當然讓他們學習自制的前提是,我們當爸媽也要有意識地自制才有說服力啊!!
想要接觸網路Youtube、玩線上遊戲/手遊/電動遊戲的心情是因為好玩、有趣? 可以跟同儕有共同話題? 因為破關成功而有成就感,甚至產生信心?為自己帶來快樂?
當爸媽的我們都需要敏感發現孩子的心情、背後的原因。
1. 爸媽時常關懷敏銳了解孩子的狀況,以恰當同盟同理形式和孩子相處。
除了言行一致外,保持開放彈性的態度很重要,身段也要放軟!
2. 吝嗇給予自由權:避免贈以手機/網路吃到飽/現金;而是以「 借他手機」「預付卡」來控制網路流量。
3. 積極於管控、絕不懲罰。
溫和耐心地提醒孩子,不用「禁足手機」方式(反而製造出匱乏感與壓抑),用簡單的行動協助他暫時遠離手機,一次次管控使用手機,例如在他上廁所時請他手機放到廁所外。溫和堅定尊重不冒犯他。
4. 豪爽於共同體驗:用付費遊戲取代免費遊戲,用遊戲主機取代手機遊戲,邀約電競觀賽,來強化孩 子對自制力的承諾。
爸媽愈深入積極開放回應,就愈能帶領; 愈恐懼而圍堵制止,孩子就會”另找出路”來因應。
另外,考量到長時間近距離接觸3C藍光對視力的傷害,ipad/平板>手機>筆電>桌機>電視>投影螢幕,也是選擇遊戲的因素之一。
市面上的遊戲有手遊(手機遊戲)、PC線上遊戲(桌機/網路)、遊戲主機(PS4/Switch/Xbox)遊戲。
對孩子而言 | 便利性 | 掌握最新訊息 | 可以認識很多同好,跟朋友有共通話題 | 費用低 |
手遊 | ★★★ 不受時間、空間限制又方便攜帶 |
★★★ 遊戲更新訊息隨時在手機上顯示 |
★★★ 因為一開始不用付錢,直接上線或下載就能玩,很多人在玩,就可以認識不少人。 就算朋友沒玩,當下手機下載就能玩,所以可以聊很多遊戲的內容,什麼暴力、歧視、厭世都能聊,遊戲嘛! |
★★★ 免費就能玩,雖然之後要付「課金」買道具或武器,反正一次幾百塊~幾千塊,都是小錢。 |
PC電競遊戲 | ★ 需要使用桌機以及暢通的網路,所以只有在或網咖才能玩 |
★★ 要上網到自己常研究的網站才能知道 |
★★ 只要上線玩遊戲,就可以跟電競遊戲玩家在線上組隊一起玩、聊天打屁、討論戰略,甚至相約上線玩。 經典遊戲「英雄傳說」甚至還有電競體系,每年舉辦世界級賽事,形成電競文化,可以跟不同地區/國家的玩友有更多交流,甚至還可以專業電競選手為目標努力。 |
★ 除了遊戲本身要付費,添購虛擬道具也需要另外付費。 需要電競專用的電腦及相關配備,。不然就得要去網咖,但爸媽應該不會讓我去。 |
遊戲主機 遊戲 |
★ 需要使用電視螢幕、遊戲機,所以只有回到家,沒人看電視才能玩 |
★ 要回家打開遊戲機以後才會知道 |
★ 跟手遊相比較起來,認識的人有遊戲機不多,很難找到人討論。 |
★★ 遊戲主機$8000~$14000不等,遊戲可挑選購買$490~$2000上下,後續不用再購買虛擬道具等。 |
以爸媽的角度,看到的可不一樣了! 所以會選擇推薦什麼樣的遊戲給孩子?
以較容易管理、對孩子的負面影響較少、健康疑慮較小……等目的來看,
1. 方便環境/空間控管,遊戲不在身邊、不方便攜帶,就容易控制。
2. 使用時間切割管理,孩子不容易在自己空檔時間開始玩。
最能利用這些策略管控的就屬遊戲主機遊戲,其次是PC線上遊戲。
無論是遊戲主機遊戲或是PC線上遊戲本身的畫面、質感、音樂、規則……等設計,都是以電影規格打造,孩子玩的過程同時接觸的是有質地、美感的美學,而優質的電玩設計讓玩家在能力提升時再加一些些難度,讓玩家在過程裡覺得自己很有可能達到,被激發鬥志、專注挑戰難關,即使再失敗還是願意不斷嘗試,因為遊戲直接給孩子的回饋是,只要持續練習與學習、努力不懈,最終還是能達到目標。這不就是爸媽期待孩子在面對困難時的態度?!
優秀的沙盒類遊戲,更是屬於創造性玩法。透過高明的指示,它讓玩家邊玩邊學,玩家必須透過觀察,遊戲允許輸入什麼、有什麼回應,來了解遊戲。
如何運用知識在生活上,如何適應環境、觀察人際社會關係的往來而因應相處,不也需要這樣的能力?
當然,有些PC線上遊戲的類型還是需要再篩選,宗展建議不要挑選FPS第一人稱射擊遊戲(First-Person Shooter)。這是完全以”我”視角的射擊殺戮過程,佔領破壞殺死對手,長時間與陌生敵人激烈對抗,會使玩家睪丸素增加,降低同理心,長期下來會影響到現實生活,對他人有侵略感。這也是數起美國校園槍擊事件的禍首。
但若是在實體空間,跟家人朋友一起玩激烈競技,反而會減輕玩家的侵略性跟敵意,而增加同理心,就像合作型遊戲一樣,例如: MOBA-多人在線戰鬥競技場遊戲。MOBA玩家被分成兩隊,通常每個玩家只能控制其中一隊中的一名角色,以打垮對方隊伍的陣地建築為勝利條件。在房間中玩同一款遊戲,兩玩家會產生「神經與生理上的連動」:相同的臉部表情、微笑與皺眉反應同步、心跳與腦波也相同韻律,這些變化在短短幾分鐘內就會發生。無論是合作或競爭,一旦與對方同步愈多,就愈喜歡對方,日後幫助對方的機率也愈大。親子常在同一空間玩電玩,親子情感連結也會增強,特別是「內向型」的玩家。
不過宗展也提醒,基於上述理由,與陌生人線上遊戲對抗的時間,不要超過玩遊戲總時間的一半。
遊戲分類 | 遊戲名稱 | 使用介面 |
FPS第一人稱射擊遊戲 | Bioshock生化奇兵 | PS4主機 |
Titanfall 2泰坦降臨2 | PS4主機 | |
MOBA-多人在線戰鬥競技場遊戲 | 英雄聯盟 | PC電競遊戲 |
傳說對決 | PC電競遊戲 | |
共鬥模式或多人合作 | Pokemon Go 紅藍白三隊搶塔 | 手遊 |
瑪莉歐奧德賽 | Switch主機 | |
沙盒類遊戲 | 薩爾達傳說 | Switch主機 |
我的世界 | Xbox主機/手遊 | |
方舟: 生存進化 | Xbox主機/手遊/PC遊戲 |
那麼遊戲主機該選擇哪一款呢? Switch任天堂、PS4、Xbox的特色是什麼? 遊戲這麼多,選哪個?
根據資深電玩宅男吳宗展推薦,整理一個表格供爸媽參考:
遊戲使用裝置 | 介紹 | 特色 |
Switch主機 | 任天堂專屬遊戲。例: 薩爾達傳說。 | 適合7-57歲。 |
PS4主機 | 真正的遊戲體驗大作都在這裡,例如地平線、魔物獵人世界、空戰奇兵7、Final Fantasy VII。 | 適合15歲+,沒有4K電視,又想玩最多遊戲的人。 |
Xbox主機 | 支援4K@60fps/HDR高動態對比,效能表現地表最強。 | 遊戲少於Switch/PS4主機 |
PC電競電腦 | 主玩FPS(第一人稱射擊)遊戲 | 需要電競專用的電腦及相關配備,$30,000元~60,000元上下。口袋不深,可以到網咖。 |
不過,心理諮商師先前提到爸媽同盟同理孩子,也就是說,爸媽不是把遊戲主機、遊戲買好就了事,而是要參與遊戲、了解遊戲內容,帶著熱情引導、思考,才有辦法真的達到同理、帶領。如果真的沒心情、沒體力、玩不來遊戲,至少要聆聽孩子的熱情!
除了電玩,我們也生活在網路時代! 不懂的東西,上網搜尋就可以找到資料,甚至藉由網路上的資料就可以自學。人人都可以將自己擅長、專業、或是感興趣的項目,藉由拍攝後製影片上傳到Youtube,也因此有網紅、Youtuber等自媒體人的世代斜槓行業。
爸媽以為孩子對這些網紅、Youtuber應該很陌生? No~No~ 老師帶領孩子看配合教學的優質影片,孩子就像看到新大陸一樣覺得新鮮有趣,會好奇其它的影片內容,從Youtube首頁的推薦影片、發燒影片、訂閱頻道點閱,滿足好奇心。
當然,影片內容是否適合孩子年紀,在Youtube是沒有所謂的分級制度可供參考,所以我們可以在陪看時及時把關,甚至搶先孩子一步,跟著他一起看你推薦的影片。
我們以不同年紀孩子挑選覺得挺有趣、喜歡看的,再從爸媽眼光過濾較沒有爭議/髒話的Youtube頻道,不過教育目的並不是主要篩選的標準喔 :
粉絲年齡 | 頻道 | 頻道 | 頻道 |
【9-12歲】 | Hook | 黃氏兄弟 | 安妮古德 |
台灣吧 | 愛莉莎莎 | 千千進食中 | |
木曜4超玩 | 含羞草 | 白癡公主 | |
阿滴英文 | 阿神 | 亮生活 | |
滴妹 | 老人與狗(動物) | 酷的夢 | |
安啾咪 | 腦補給 | cheap | |
這群人 | 五件小事 | 123Go (DIY) | |
維鼠日記(動物) | 黃阿瑪的後宮生活(動物) | 柴犬Nana(動物) | |
紙片模型 (電玩遊戲介紹) |
茶杯(電玩遊戲介紹) | Troom Troom CN(DIY) | |
五分鐘DIY | 蛋哥超有事(動漫介紹) | ||
【12-15歲】 | 木曜4超玩 | 愛莉莎莎 | 123Go (DIY) |
阿神 | 人生肥宅x尊 | 柴犬Nana(動物) | |
這群人 | 老人與狗(動物) | 阿滴英文 |
也歡迎留言推薦你的孩子喜歡而你也覺得無傷大雅的頻道喔!